科技创新

山西省技术创新中心

一、简介

山西省岩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根据山西省科学技术厅晋科函〔2023〕193号文件成立,2023年12月挂牌,由山西建投勘察院公司牵头,联合太原理工大学共同建设。

二、研究方向

中心立足岩土工程专业领域,聚焦环境岩土工程、黄土工程、岩土绿色低碳材料等研究方向,紧追岩土工程学科前沿,充分开展岩土工程与生态学、环境工程、资源工程等学科的交叉领域创新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环境岩土工程理论与技术研究;

2.岩土工程绿色低碳材料开发应用;

3.边坡与基坑工程稳定性分析理论及新型支护结构开发应用;

4.地基与基础工程新技术、新方法和检测技术研究;

5.岩土工程信息化技术开发应用。

三、技术团队组成

中心下设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水文地质研究中心、检测试验中心等四个专业研发中心,现有固定研究人员5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人,副高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22人。中心研究队伍具有较高的学历结构,共有博士13人,硕士12人,学士43人。中心固定研究人员队伍以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其中40岁以下成员占比76.3%。

四、科研条件

中心由勘察院公司提供科研办公场地,总办公面积约 2200平方米。中心依托单位勘察院公司与太原理工大学共投入科研实验设备200余台(套),包括多孔介质流固耦合分析与成像系统、双向震动三轴仪、大型土工槽试验模拟系统、桩基动测分析系统筹专业设备仪器,设备原值共计2806.4万元。

多孔介质流固耦合分析与成像系统

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系统

非饱和土三维固结和剪切测试系统设备

高频双向耦合动静三轴仪

大型土工槽试验模拟系统

五、所取得的关键技术及重要成果

1. 高压力下黄土湿陷性研究

已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并列入了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湿陷性黄土场地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该研究解决了不同时代黄土湿陷性随压力变化特征,为黄土地区重大项目特别是高填方场地的地基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晋中市榆次区郝家沟黄土试坑浸水试验

已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并在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和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湿陷性黄土场地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得到应用。

该课题对晋中地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浸水过程中的水分运移、水平和垂直向的土压力变化、基质吸力、湿陷变形的范围、程度等特征和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监测和分析,探讨了该地区黄土湿陷机理和湿陷深度,研究成果对指导本地区黄土工程勘察、设计、治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3. 山西省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特性研究

山西省住建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本项目围绕山西省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方面存在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以5个地质分区内的非饱和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初步探明了非饱和黄土基质吸力的力学特性;揭示了非饱和黄土基质吸力的区域性和不同黄土地层之间的差异性;得出了基质吸力对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开发了山西省非饱和黄土特征参数查询软件。

4. 代表性专利。发明专利“一种边坡变形的监测预警装置”,通过对边坡体的表面和内部变形发展情况一体化的综合观测,可用于各种边坡工程的安全预警。发明专利“一种锚索-加筋土组合挡土构件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使边坡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显著提高,解决了现有连接结构中加筋材料易被破坏的问题,适用于多种地质情况。实用新型专利、省级工法“双胶双套管减摩法试桩”,提供一种双胶双套管减摩法试桩,确保消除灌注桩“空桩”桩身摩擦力对试桩承载力的影响,达到“空桩桩体”的“零摩阻”,准确检测出有效桩长的承载力。